CON+ 獲得 SDN 國際服務設計大賽學生組 Winner
More

穿戴式科技的反思

差不多兩年前的這個時間,Google推出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聞,稱其將推出智能眼鏡(link)。一時之間,輿論嘩然。而後的整整一年多時間,以Google Glass為首的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被全球市場追捧到了天上,緊隨其後包括一系列各個品牌的智能眼鏡,Nike Fuelband, 智能手表⋯⋯從美國華爾街到中國,熱浪此起彼伏。可是,好景不長,可穿戴設備的好時機,並沒有想像中真正到來,理性之下並有反思。可穿戴設備的市場使用反饋與發展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良性。

國外知名的科技博客SCOBLEIZER的博主/Rackspace的創始人Robert Scoble是一位痴迷於各種高科技裝備的未來學家,在一年前,Google Glass剛剛開放早期體驗者報名申領的時候他就第一手拿到了產品,當時他在自己的Google+主頁中不斷PO自己佩戴Glass的照片,還對產品連番贊揚,有網友玩笑著給他留言問他:你洗澡也帶著他嗎?他就立即PO了一張自己佩戴著Glass洗澡的照片。這張照片在短短時間內傳遍社交網絡,當時,Scoble興奮地說:“我大概除了睡覺之外永遠都不會脫下它了!”

好了,一年過去了,就在前幾天,ROBERT又出來說話了,這一回,出乎意料的是,他說自己已經完全對Google Glass棄愛了(fr. bbc)⋯⋯

“我戴了一段時間之後,越來越發現,它真的沒太大實際用處。只能儲存不到20個聯系人。而且也根本沒有隨時拍照片,直接上傳Facebook或者Instagram上。另外,用Glass直接下載App非常不方便,很多都沒有開放接口。”

拋開大家議論最多的所謂的隱私問題不說,他列舉了一大串實際使用中碰到的切實問題——電池壽命太短,每日一充都是奢侈⋯⋯還有,短時間可能不覺得,戴上大半天就會發現作為眼鏡它有點太重了,另外應用程序接入的界面還不太好使⋯⋯

真是令人感嘆,一年前還是個超級的鐵杆粉絲,拍著胸脯說對Google Glass多麼真愛,預測說這個產品將會如何顛覆市場,革新生活⋯⋯一年後,已經視其為雞肋了⋯⋯而且,Robert的例子還絕對不是個例,他代表了一大批可穿戴設備使用者的真實體驗。

此前一陣子,筆者身邊有不少朋友都購買了JAWBONE等品牌的智能手環,一段時間後筆者小小調查了一圈,發現大部分人都在戴了幾次之後就不再用了,最多也就堅持了幾個月。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智能手環剛上市的時候,確實受到過市場不錯的反饋。產品賣得很火,功能上確實創造了新的需求切口,它可以跟蹤你的運動量,監控你的睡眠,還有智能鬧鐘,通過振動喚醒你而不影響身邊人。只需連接電腦或者iPhone,就能將記錄的內容同步,通過圖表很方便自我管理。

市面上比較有名的同類產品還有Nike+FuelBand、Fitbit Flex,以及國內的咕咚手環。一陣熱潮過後不久,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反饋,用了不到三個月,智能手環的充電就成了大問題。電池的容量衰減得很厲害,從最初4~5天充一次到後來每天一充,大概在三個月的時候徹底充不進電了。而且很多用戶都是通過代購買的,產品通常是美版的原裝貨,國內的商家大多沒辦法保修。

美國市場調查公司EP的一項調查顯示,2013年有1/3購買了智能穿戴設備的美國消費者,在6個月後放棄繼續使用。市場調查公司CCS Insight的一項調查也表明,美國和英國已擁有智能穿戴設備的用戶中,40%的用戶已停止使用這些產品。

今年年初,Nike宣布來自耐克內部的消息稱,考慮放棄FuelBand硬件業務,稱主要原因是開支高昂和生產方面的挑戰,同時產品缺乏足夠利潤,另一方面,即便通過FuelBand獲取了大量的數據,卻不知道如何生成新的價值。

一直市場叫好的Nike FuelBand也走到這一步,這似乎對於當下智能可穿戴硬件的熱潮迎頭潑了一盆冷水。

為什麼叫好不叫座?

可穿戴設備是在市場的歡呼聲中誕生的,對於還在初生階段的新產品來說,市場對於他們的反饋似乎過早也過於熱情了。諸如所有初生事物一樣,可穿戴設備還並沒有達到成熟階段,所以問題必然是存在的。為什麼前兩年如此火熱的可穿戴設備會面臨停滯的瓶頸?我想問題是來自於兩方面的,一方面是產品本身還未成熟,沒有很好地滿足實用性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市場以及產業鏈也沒有完全配套完善。

問題1、技術不到位,包含充電,續航等

王先生是成都第一批智能手表用戶,幾年前摩托羅拉剛推出智能腕表MOTOACTV時,他就請人從國外代購了一款。當時,這款智能手表的概念足夠令人興奮:它可以是個計步器,通過GPS記錄你的運動軌跡,還能充當隨身音樂播放器。

但使用幾次後,興奮就被煩惱取代。首先這款腕表續航時間太短,一天一充,甚至一天都堅持不了。“早上充好電去上班,下班准備跑步時就沒電了,讓人很沮喪,總不能一直充電就等著跑步吧?”於是他決定白天使用,晚上充電,但早晨睡醒看個時間就很不方便,因為手表還在充電。

目前三星、索尼等推出的智能手表,續航能力有所加強,但電池技術沒有突破,使用時長仍然是這類產品的硬傷。

目前大量可穿戴創業公司開始使用Android來智能化可穿戴硬件,但是普通的Android需要經過大量的定制化修改才能適應各種可穿戴設備。舉例來說,Android系統的耗電量比較大,普通Android手機一天一充,以智能機對應的Android芯片和系統解決方案來做可穿戴設備就不是特別合適。目前類似問題仍然待解。

問題2、 產品同質化嚴重

可穿戴設備產品的高度同質化現像其實不言而喻。

Fjord與Adidas合作開發了miCoach SMART RUN智能運動手表,他們希望通過對目前智能可穿戴市場的信息調研來發現未來這一潛力市場的發展動向。根據Fjord對27款知名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研究與分析,這些產品中約70%的主要功能被用於運動及健康領域,而23%應用於社交通訊,剩下的7%用於監控和改善睡眠。

在可穿戴智能設備使用部位的產品分別來看,30%的產品佩戴在手腕上,穿著或佩戴在上身及頭部的產品分別占26%和22%,沒有明確佩戴部位要求的產品有15%,而雙腳似乎是最不被智能可穿戴設備青睞的部位,只有7%的產品選擇了那裡。

品牌多樣,產品同質,導致消費者選擇困境

產品分布最多的手腕上,我們看到的是熟悉的智能手環與手表,雖然數量眾多,但值得注意的是Nike已經宣布減少對FuelBand硬件,而其他各家的產品銷售狀況也令人堪憂。除了萬眾期待的iwatch,手腕的未來並不明朗。

穿著在上身的智能設備大部分都是佩戴在頭上使用,例如不僅有Google Glass這樣幾乎無所不能的神器,還有智能頭盔等,此外,還有可以幫助用戶跑步時閱讀的智能頭帶Run-n-Read,以及 各種神奇的運動健康監測設備。小部分穿戴著上身的創新產品例如智能內衣,智能衣服僅僅占了比較小的比例。

問題3、用戶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更像是新潮玩具

在短時間內,智能穿戴設備注定不會像智能手機那麼火,有不少骨灰級玩家都會說,當初是為了跟風購入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戒指……但用過一段時間後,就不會一直使用了,感覺更多像是數碼玩具。

在Fjord的這項調查中還顯示,消費者對於大量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依賴性並不高,需求也不明朗。,在對智能穿戴產品依賴度的調查上僅一半多的用戶表示對於智能穿戴產品具有較高的依賴性,而另一半的人群仍然抱持著嘗試或者觀望的態度。

除了智能眼鏡之外,現在的穿戴要麼是手表手機,要麼是手機藍牙伴侶,做計步,鬧鐘,卡路裡測試,提醒功能等,心率測試並不完善,血壓,血糖跟傳統的測試方法還沒有完全突破。就拿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為例,啟示大家都可有一個感覺,對於戴在手腕上的東西感覺是:能不戴就不戴。

另有報告稱,美國目前只有5%的用戶在使用可穿戴智能設備。更無需談論其他國家。市場研究機構Endeavour Partners發現,在已經購買了可穿戴設備的消費者當中,約有一半以上的消費者不再使用這種追蹤設備,其中三分之一的用戶更是在獲得此種追蹤設備的六個月時間內就就棄用了這種設備。影響消費者持續使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佩戴的舒適感、是否貼合用戶的生活習慣、易用度、整體使用效果等等。而最重要的原因,筆者認為是目前可穿戴設備還不能成為用戶生活中的剛需,沒有形成用戶的使用習慣,自然而然的用戶黏性就會下降。

的確,對於部分特殊需求群體,例如健康醫療市場來說,可穿戴設備的跟蹤監測與傳感功能或許很可能成為剛需,血壓計和血糖測量儀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對於有著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來說,此種便攜儀器可能成為剛需——但前提是測量數據同傳統儀器一樣是可靠的。

問題4、產業鏈制約,投入成本大,還未到量產階段

智能設備單個產品的開發需要投入高昂的開支,這也是Nike考慮放棄FuelBand業務部門的最大原因之一。生產方面,這些創業者多數還停留在兜售概念的階段,即使已經有樣品成型,但工程化方面,難以量產。

在去年年初,一款叫做土曼的智能手表作為行業中的一匹黑馬出現在市場上,原定於12月底可以交付給用戶的產品,卻屢屢跳票,產品根本無法交付。土曼創始人汪偉反思,在只有設計圖,尚未明確產品的工藝可行性與成本控制的情況下,土曼就開始預售並提前數月預收貨款,導致後續的設計、生產全部陷入趕工狀態。

可穿戴設備半年的量產周期甚至比手機的生產周期還要長,一個原因在於,整個產業鏈還不夠成熟。發展初期,可穿戴設備在軟件上沒有類似智能手機的成熟系統,眾人期待的Android wear系統是否能一統江湖尚不確定;硬件方面,無法奢望有類似手機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即使想仿制和抄襲其他以成型產品,受零部件保護政策的影響,“山寨”一款產品的成本,很可能比原產品還高。此外,穿戴產品由於涉及的行業較多,鏈條比較長。這個門檻有幾方面,軟件 App 層面,ID 設計,制造工藝及質量。

由於硬件的生產鏈條如此之長,一般的小型創業團隊是無法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的,更別談產品出來後與渠道的議價能力了。而大型的廠商注入Google,三星,乃至蘋果,似乎都更願意自己玩自己,更像是出於閉門造車探索新玩意兒的階段,並不能為整個行業帶來更開放的鏈條基礎。至少目前還不能。

問題5,數據的合理利用還未形成系統

可穿戴設備能否真正有效地為使用者帶來價值,為商家帶來盈利機會,關鍵取決於對於所獲取的數據的應用能力。但目前來說,正如NIKE的負責人所描述的那樣,對於數據的應用還並沒有到位。

已經擁有一定用戶的可穿戴設備,一方面用戶數據可能不能像傳統設備那樣可靠,此外在數據的使用分析上,很多扔停留在單純的數據收集上,但還無法真正做到分析使用,談應用大數據更是遙遠。

 

我們到底需要怎麼樣的可穿戴設備?(需要解決哪些難題?)

1、技術的完善

續航,充電等問題是必須首要解決的難題,需要通過技術將可穿戴設備的功耗降到最低,使用戶不必頻繁充電。國外科技界正在研發功耗更小的元器件,就在上個月,美國初創公司Ineda Systems宣布,一家投資集團將為其投資1700萬美元,用於開發可穿戴芯片。這種芯片有望讓可穿戴設備的能耗降到目前產品的十分之一,大幅延長充電周期。

2. 優化產品設計,填補市場空缺,尤其針對女性市場

其實,在上述提到的可穿戴設備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之中,還有一個未提及的現狀,就是可穿戴設備還並沒有捕獲女性消費群的芳心。

是的,可穿戴設備的誕生,就被視為是新潮的,酷炫的,先鋒的數碼產品,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硬件產品大都過於極客範兒,從設計的外形,甚至功能性上,現有的各種智能眼鏡,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外觀設計都至多只是很酷,這只能捕獲電子數碼先鋒愛好者以及男性族群的芳心,這反而導致受眾太小,而市場商機反而被人為壓縮了。如果可穿戴設備能更多注入女性化的洞察和時尚的產品設計,也許女性市場將會是一個契機。

Amy Winters 是一位新媒體藝術家、時尚設計師,能將時尚、視覺藝術、音樂、電影、舞蹈和電影院混合在一起。她是“Rainbow Winters”品牌的創始人,試圖借助發光纖維、感應器、色彩變換墨水和納米科技來表達新興科技的感性和藝術性。Amy 的每一件作品都將時尚和科技完美融合,現在已經制作出了美輪美奐的成品和用來表演用的時尚服裝。
 
Ryan Genz 和 Francesca Rosella 是交互時尚領域的先鋒,早在 2004 年時就開始推廣可穿戴科技。他們發明的 Cute Circuit 品牌的智能服裝都精美絕倫,無論是視覺上還是感覺上都很具吸引力,許多名人都穿過他們的衣服,比如 Katy Perry。

3. 找到不可替代的功能價值

很多人評價可穿戴設備很多都像雞肋,可有可無,就拿智能手表為例,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負責短信、通話、郵件等數據接收和傳遞,此外包括一系列應用程度,相機拍攝功能等。其實所有這些功能單是智能手機本身都能具備,所以所謂的智能手表更像是智能手機的一個配件,而非單獨的智能產品。

而可穿戴設備想要真正具備無法替代的價值,僅僅做到這些是絕不足夠的,必須找到用戶需求不可替代的入口。這方面。健身,醫療等可以稱得上不可替代。所以這或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入點。

以尚未發布的iWatch為例,它可能預裝名為“Healthbook”的應用。據美國科技博客報道,這一應用采用卡片式界面,根據類別分條顯示信息,包括體重、血壓、食物攝入、活動、睡眠習慣等。這些數據中有一部分由iWatch采集。

另據英國巴克萊集團的分析師預測,美國企業“硅實驗室”生產的紫外線傳感器將成為iWatch的重要元件。這款傳感器能測量紫外線強弱,從而控制用戶在陽光下暴露的時間,減少潛在的皮膚癌風險。該公司制造的傳感器還能測量心率、血氧,而且只有2平方毫米大小,適合裝配在智能手表裡,使其成為佩戴者的“私人醫生”。

我們希望今後可穿戴產品能發現更多與身體及日常生活行為相契合的並且是不可替代的功能,找到獨立的產品價值。

4. 更有效完善的大數據應用方案

可穿戴設備之所以能被看好,根本價值在於它可以更貼近消費者身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貼合,獲取更充分真實的用戶行為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更好地被分析和利用,從而為使用者帶來福利。而這一理想是否能真正實現關鍵取決於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目前大數據產業整體還處於發展之中,並未成熟,所以不難理解為何Nike這樣有實力的商家也很難找到真正有效利用用戶數據的方法。

一般來說,有相關數據分析背景的團隊和對不同智能硬件之間的交互有想法的團隊是目前最稀缺的。首先,可穿戴計算產生的數據都是關於用戶的行為數據。懂數據分析的團隊,後期的數據模型更容易建立,數據分析更有章可循,相應地,商業模式也更易構建。其次,可穿戴硬件設備如果能與其他硬件聯動,便可形成一張更大的物聯網,這張網的深度和廣度要比目前的互聯網更深更廣,商機的想像空間也水漲船高。

 

靜候三,五年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在2014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曾說,目前可穿戴設備亮點並不太多,這雖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但未來五年內可能還無法成為一個大產業。

谷歌眼鏡的價值在於開發了一大片新的市場空間,為可穿戴設備吹響了身體上的硬件號角,而智能手環的價值在於以其跟蹤計步監測等功能為用戶開發了新的身體需求。我們不會否定目前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希望和價值,而且,市場暫時的冷卻並沒有阻止各大廠商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踊躍嘗試,我們依然對Apple iWatch,Android Wear抱以極高的期待。

我們唯有靜候,靜候一代又一代新產品為智能硬件的迭代帶來的發展成長,靜候用戶體驗的進一步升級,靜候大數據應用成熟穩定,可以繼續而用戶和商家帶來可持續的價值空間。靜候可穿戴設備的生產鏈的成熟。靜候之下,必有豐收!

参考资料来源:

文字、编辑: Vivian.p@dmunion.com
封图:oken.yang@dmunion.com

(原创内容,来自数英DIGITALING)